据西班牙《世界报》11月6日报道,在欧洲国家很多社区里都会存在一两个能够满意任何生活基础需要的中国小商品店。即使是在大超市里也常常会碰到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
报道称,中国为“中国制造”正名的尽力已经初见功效。一般人生活必不可少的手机就是一个最佳典范。2011年在中国海内市场中,销售榜单上基本不国产手机的踪迹。现在中国品牌的手机已经打入国际市场,广受本国花费者爱好。跟着中国制作的手机逐渐走进欧洲人的生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见解也逐步呈现了改观。
原题目:西媒赞叹“中国制造”向质量时代过渡:致力赶超德美日
报道称,除了手机,www.2348622.com,物联网和电商巨头也在国际上为中国进步了名誉。与此同时,海尔、海信、美的等家电品牌也开端博得欧洲消费者的信任。
报道以为,这绝不稀罕,由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商品和服务出口国。中国可能获得如斯成就也绝非意外。移居海外的华人富有经商脑筋,理解如何将廉价的中国商品运送到外国。固然利润菲薄,但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商品很快就盘踞了海外市场。于是中国也变成了名符实在的“世界工厂”。许多欧洲人对此都有亲身领会。在西班牙就有良多华人开的“百元店”,里面各种生活用品包罗万象。
报道表现,依据世界常识产权组织宣布的2016寰球翻新指数,中国第一次跻身25强,排名位列中等收入经济体第一位。今年以来,中国持续在科技立异范畴屡创佳绩。诚然,中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一天终将到来。
参考新闻网11月8日报道 西媒称,中国近年来努力转变中国货质量不高的名声,重组产业构造,从数量时期向质量时代过渡,致力于超出德国、美国和日本。
报道称,但如今,中国决议在“十三五”期间将供给巨额融资,助力“中国制造2025”。中国盼望通过“中国制造2025”策略,重组工业结构,从数量时代向质量和效力时代过渡,以期赶超德国、美国和日本。
报道称,这项义务异样艰难,要想攻破旧有模式谈何轻易。但是中国政府将目光放得更加久远,力争5年一个台阶,终极实现经济转型的目的。如今中国无论在公共领域仍是在私家领域,都将重点放在了发展高科技、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方面,并把发展建破在增进创新和保障质量的基础上。
义务编纂:张建利
报道称,2016年中国对外商业占GDP(国内出产总值)的比重到达37%,当年出口了价值高达2.06万亿美元的商品。其最重要的贸易搭档是东南亚国家、美国跟欧盟国度,尤其是德国。然而,始终以来中国的竞争力都并非树立在设计和品质的基本上,而主要依附于数目、种类和价格,尤其是低廉的价钱让其挤占了很大市场空间。